水处理装置里,对水硬度的测定非常重要,各个测定点可以显示不同时期水质硬度的状况,这对设备运作和水质改善都很有帮助。现在,就说说几个测定水硬度的主要地方。
进水口
进水口是水处理设备系统里水最开始进入的地方,在这里检查水的硬度可以知道源水的基本状况。如果源水硬度很高,后面处理时会遇到困难,就需要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。例如,地下水的硬度通常比较大,通过检测进水口的硬度,可以为以后的软化处理提供依据,帮助决定设备怎么设置以及需要加多少药剂。
定期观察入口水质的硬程度,有助于判断水源状况是否稳定。如果硬程度变化明显,应该立刻更改应对措施,确保整个净化过程能够正常进行。
预处理后
处理完水之后,里面一些混杂物和导致硬度的成分会有所减少。查看处理过的水硬不硬,可以知道处理方法好不好。如果处理完水硬没怎么变,得看看处理用的设备是不是出了毛病,滤芯、药品之类的是不是该调换或者加些。
这也方便了后续的精细加工,能够提供精准的资料。如果加工前硬度依然很高,那么精细加工时就必须增强软化手段,以防止机器内部产生沉积物,从而延长机器的使用年限,并提升其工作效率。
软化设备出口
软化装置对于减少水的硬度起着核心作用,通过检测它排出的水的硬度,可以知道软化的成效如何。如果排出的水硬度没有达到标准,那可能是软化用的药剂已经用完了,或者是离子交换的树脂坏了。快速找出问题并解决,可以防止流出的水硬度变得太大。
经常检查可以了解变软机器的工作情形和还能用多久。根据硬度信息的不同,可以估计何时要换树脂,制定好维护安排,这样能减少开支。
反渗透膜前
反渗透膜对进水中的矿物质含量有特定限制,过高的矿物质含量会引起膜表面沉积物,从而降低膜的过滤能力和分离效率。在将水送入反渗透膜之前,需要检测其矿物质含量,以保障进入膜的水质达标。如果矿物质含量接近危险水平,必须采取必要手段,例如安装更多的水处理装置或改变操作条件。
这有助于察觉设备入口环节的操作缺陷,防止硬度因素破坏反渗透滤膜,有助于维持滤膜的功能,减少更换费用。
出水口
排水口是净化后的水最后流出的地方,检测这个位置的水质软硬度能够判断整个净化装置的运作成效。如果排水口的硬度达不到要求,需要把整个系统所有部分都检查一遍,找到故障的起因并且处理掉。
这能让人们获得确实的水质状况,确保饮用安全。如果日常用水的矿物质含量过高,会损害清洁成效,也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。所以,对流出水的成分状况进行监测非常关键。